中共咸阳市乾县纪律检查委员会

一线快报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一线快报 -> 正文

乾县注泔镇纪委一线监督让群众的“金果果”走出“致富路”


作者:王利利 王宏兵 发布于:2025/11/06  来源:    点击量:

采摘、装箱、运输……眼下,正是酥梨采摘的时节。金秋十月,硕果满枝,在乾县注泔镇酥梨种植基地,农户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
“酥梨园里共栽种了2万余棵梨树,年产量1000余吨。现在已经接到了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的订单,销路不用愁。”注泔镇健全村种植户李高娃高兴地说道。

这喜人的场景背后,离不开注泔镇纪委精准有力的监督护航。注泔镇东南村等5个行政村是以酥梨为主导产业最大的项目承载地,镇纪委将其列为产业项目监督的重中之重,以“产业增效、联农带农”为核心目标,充分发挥监督“前哨”作用,以有力监督推动解决产量增加受阻、销售渠道不畅、周边村民就业困难等难点、痛点、堵点问题,护航酥梨产业发展带动地方乡村振兴。

同时,镇纪委推动创新采用“线上直播带货+线下现场购销+推广包装品牌”多轨并行模式,实现酥梨产销对接“无缝衔接”。截至目前,在镇纪委的推动下已拍摄3条短视频、转发量达3300余次,动员群众新开通网上直播间32个,帮助7560户酥梨种植户网络销售酥梨70吨、线下吸引客商实地采购酥梨1200吨,线上每斤增收0.5元、线下每斤增收0.1元,增收31万元。同时,联系相关农业专家指导农户利用科学手段,帮助2.3万亩酥梨增产460万斤,增收690万元。

为守好群众的致富果,该镇纪委紧盯酥梨产业种植、物流、销售等环节开展全链条监督,形成“发现问题—督促整改—跟踪问效”的监督闭环,推动镇党委争取乡村振兴资金100万元,对闲置的冷库进行盘活、改造、升级,建成85平方米的管护房,购置叉车1辆、周转筐300个、存储筐1300个,印制特色LOGO、泔河酥梨彩箱5000余个,同时申办“泔河酥梨”商标品牌。截至目前,该镇纪委以推动解决果农、果商、果企销售途径单一等诉求30余个,督促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解决问题13个,提醒谈话3人,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,完善制度1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