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,也是实现工作重心向乡村振兴转移的重要一年。时下,全市各级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,纷纷深入所包镇、村、组,访民情、听民声、排民忧、解民难、帮民富,使广大农民群众看到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。但据笔者了解,农民群众对一些干部“蜻蜓点水”式的下乡进村入户颇有微辞。
“三农”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。有过农村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,农村中各种问题和矛盾盘根错节、错综复杂,一些矛盾往往还很尖锐。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我们党员干部是关键,农民群众就是希望我们的干部能下来帮他们去梳理、去化解。给他们办实事、办好事、解难事,全力推动巩固脱贫成果提质量、乡村振兴开新局。可是,一些干部说起下乡,就没了精神,始终“浮”在机关,“沉”不下去。要么坐在办公室里电话“下乡”,远程“指导”,要么迫于上级检查,进了村入了户,也只是转转、看看,谈起问题避重就轻,说起矛盾“向上反映”,只打雷不下雨,伤了农民群众的心。一位群众说,其实,他们也没有过多的奢求,只是希望干部们能常走走他们这门“亲戚”,把农家饭吃一吃,在炕头上坐一坐,在田间地头看一看,掏心窝的话说一说,难事帮一帮,他们也就心满意足了。
有道是:兵看兵、户看户,人民群众看干部。农民是最讲实际的,只要我们真正扑下身子,心到身到,“沉”到农村广阔的天地中,心系农民、直面农民、真心对待、真心关注,就能够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拥护,才能形成一种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。
做到这一点,其实并不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