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,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。我常常在想,我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教师,我拿什么爱我的国家?
教育家苏步青说过,真正的爱国主义者,用不着等什么特殊机会,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。我的岗位就是讲台,就在教室里。
仔细想想,一个国家的强大是由无数个在各行各业努力工作的人支撑起来的,目前,七零后、八零后是骨干,总有一天,这些孩子们也会登上历史的舞台,那时候他们“舞”的如何,取决于他们积累的如何,学生们积累的如何,取决于我们教师的引导。
这样想来,教师的责任何其重大!
还好,语文人,有一颗良善的心,不争功名,敬佩实力。语文人,有一颗担当的心,教育学生以天下为己任。我们借苏轼教给学生们什么叫豁达乐观;借屈原、陆游、辛弃疾告诉学生什么是爱国;借《滕王阁序》教给学生什么叫才气;借岳飞教给学生什么是忠孝……总之,我将做人与爱国融入教学中,让学生在课堂中成长,在生活中担当。
举例来说,讲杜甫的《登高》时,我让学生在体会了诗中的悲情之后。寻找悲的根源,这时我就引导他们:“国破”导致了“家亡”,国家的战乱导致了杜甫一生的飘泊、仕途的坎坷,可是杜甫逃难中不忘记录百姓生活;逃难中也不忘献策,寻找方法解决国家危急;两鬓斑白,穷途末路了还忧心国家。古代士大夫遵行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,可杜甫不管自己如何,始终想着国家,想着百姓,心里装着别人。“安得广履万间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”,这就是杜甫的忧国忧民,这就是杜甫的家国情怀!
再比如,今年给初二学生上的一节新闻特写公开课《“飞天”凌空》,我们在讨论解读了跳水姑娘吕伟的夺冠刹那后,我为学生播放了全红婵东京奥运会上夺冠的一幕,除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精彩的一瞬,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,全红婵只有14岁,与他们同龄,一个14岁的姑娘都可以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为国争光了,我们,更应该努力!正所谓,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,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独立则国独立,少年自由则国自由,少年进步则国进步,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,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……
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课,我们担负着以文化人的责任,继承,发扬、传扬,我们责无旁贷!增根铸魂启智润心是我们一生的追求。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,我也会热血沸腾!
(乾县教育系统:张满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