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咸阳市乾县纪律检查委员会

廉政文苑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廉政文化 -> 廉政文苑 -> 正文

父亲


作者: 发布于:2021/07/09  来源:    点击量:

时光在指缝间悄然划过,父亲离开我们整整三年了,在他离开的这三年里,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他、念着他。他风风雨雨、省吃俭用一辈子,最终留给我们的不过一捧黄土罢了……每当耳边响起刘和刚倾情演唱的《我的老父亲》那首熟悉而悲催的旋律时,不由得让人潸然泪下,情不自禁……


想起父亲健在时,他经常隔三差五给我们摊烙面,蒸面皮、打搅团,擀浆水面,变着花样给我们做饭。想起婆家嫂子从西安回乾县,因孩子尚小,父亲就主动给我们一家做扯面吃的情景……他对任何人都很友善,从不说伤人的话。


记得母亲去世不久,父亲因腔梗住院,在住院的那段时间里他成了病房的开心果,病房里时不时传来爽朗的欢笑声,父亲性格开朗、风趣幽默、会讲故事、惹的病友捧腹大笑,虽然短短住了一周院,他们相互之间还留下了联系方式,可见他是一个很合群的人,无论走到哪里都讨人喜欢,大家也都愿意和他在一起调侃……


小时候,家里经济拮据,生活清贫。父亲养了好几笼兔子,除了剪掉兔毛兑换几个零用钱外。还给我们改善伙食,时不时给我们带来一点意外惊喜,就是给我们做兔肉,等兔肉熟了,我们一家人就围坐在炕沿上吃着香喷喷的兔肉,像是品尝到了山珍海味般那么激动、那么兴奋……想起那顿饕餮盛宴至今仍馋涟欲滴!


想起在月光如洗的晚上,父亲在板机厂的土壕沟里给我们拉土垫桩基,一连几个晚上都不曾合眼,足足拉了几百架子车的土。白天他一个人在土壕里打胡基,不知打了多少摞胡基,真是不计其数。在父亲的日夜奋战下,我们家终于盖起了几间土木结构的瓦房,父亲这才露出了久违的笑脸……


小时候,每到腊月二十八,父亲就开始穿上围裙,架火烧一大锅开水,烫猪头、洗猪头,然后把一根长铁丝放在炉膛里烤红,放在猪头上烤,只听滋滋地冒出一道道黑烟的响声,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拔干净为止。我们姊妹几个围着父亲看热闹,也要拔猪毛。父亲就教我们拔猪毛的技术,接着父亲就让我缝调料包洗红芋打下手,让哥哥烧水他煮肉、熬冻冻肉、蒸红芋碗子、米碗子、鸡肉碗子忙的不亦乐乎……不等肉熟,我就沿着板凳趴在锅沿边边上看,父亲知道我想吃肉,就说肉还没熟透,说着就给我嘴里塞了块肉,我不好意思地就跑开了,吃着没熟透的瘦肉,不知道有多香!弟弟在门前滚着铁环,母亲在缝纫机上给我们做过年穿的新衣服。


腊月二十九,我们都被母亲早早叫起来蒸年馍,各负其责,烧锅的烧锅,揉面的揉面,不到十二点钟就结束了战斗,热腾腾的年馍就蒸了一大筛子,就等着大年三十晚上放炮吃年夜饭了……


大年三十上午,我和弟弟负责用面粉熬制浆糊贴门神、贴父亲用油画画的狐狸、公鸡、松鼠等画张,把房间打扮的格外漂亮。晚上母亲从衣柜里拿出我们各自的新衣服,还给了我们五毛钱的压岁钱,激动的我们都睡不着觉,迫不及待地想等着天亮以后,穿上新衣服出去在小伙伴们面前显摆显摆,我们沉浸在过年的气氛里,又享受着一年一度的美味佳肴。想起那时过年忙碌的画面,该有多知足快乐啊!


想起父亲以前的林林总总,总是让我们难以释怀。衷心的祝愿全天下的父亲健康快乐!



(乾县政协 殷菊林)